滁州市以公共资源交易数据治理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小切口”的改革路径,不断优化营商“大环境”,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全市公共资源交易项目5225项,交易总金额412.86亿元,节约金额43.22亿元,增值金额18.22亿元。
展数据之“翼”,助力流程优化。发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枢纽作用,重构平台系统,精简环节材料,固化入场交易申请表等“示范文本”材料11项,实现项目信息一次录入,全程共享,用“数据网上跑”代替“主体现场跑”,降低企业交易门槛,有效提升交易效率。对接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信用中国、安徽省市场主体库等,申请电子证照等政务数据共享接口11个,实现投标人在制作投标文件时可自行调用营业执照、建筑企业及人员相关证书信息。
搭数据之“桥”,贯通远程异地。落实《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双盲”远程异地评标评审工作规范(试行)》要求,深化我市“双盲”远程异地评标评审工作,加快推进“双盲”远程异地评标智能化,实现评标专家“物理隔离”,防范专家被“围猎”风险。与浙江湖州、温州,江苏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等地建立远程合作机制,搭建“市+省+长三角”三维远程异地评标机制,采购视频点位211个,其中省内点位121个,长三角点位90个。目前全市开展远程异地评标项目2574个。
借数据之“眼”,透明交易监管。以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为纽带,联合市中院、检察院、公安以及住建等行业主管部门出台《滁州市常态化机制化治理工程建设项目串通投标等突出问题若干举措实施方案》,深化行刑衔接,建立府检、府院联动机制,严查规避招标、职业化串通投标等违规违法行为。依托大数据分析比对系统,对工程建设项目交易全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发现涉嫌串通投标、弄虚作假及放弃中标资格等问题线索条8条,其中对8个项目的涉案企业进行立案调查,对19家投标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同时今年以来处理标后投诉90起,信访举报84件。向纪检部门移交3起违法违规线索、向公安部门移交2起违法违规线索。
撰稿:李厚鑫 审核:罗雪莉 审签:刘金意